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網站xml地圖

  • 襄陽市東津新區東津大道6號
  • 工作日:0710-3513238
  • 節假日:17396182572
  • 招生就業:0710-3622593
  •         受理時間:8:30-11:30                         14:30-17:00

【媒體聚焦】一顆“匠心”育“匠才” ——記“黃炎培職業教育獎”獲得者、襄陽技師耀世教師廖建

作者:徐勇 陳俊丹        發布時間: 2022-03-15        文章閱讀:0

改變對職業教育的偏見,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讓職業教育成為人才成長的“第二賽道”……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發展職業教育成為眾多代表委員關註的議題🧎‍♂️。

而發展職業教育🕵🏽‍♀️🛕,離不開優秀教師🟥🙋🏽‍♀️。

就在不久前,襄陽技師耀世機械工程系主任廖建獲得我國職業教育領域唯一國家級獎項“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傑出教師獎。從教30余年💀,他培養的學生既有技能大師,也有商會會長,還有不計其數的產業能手👨🏼‍🍼👨‍👨‍👧‍👦、技術骨幹。

他是如何在一個過去並不太被看好的領域🌩,讓眾多學子成才的?3月7日,筆者前往該校對話廖建🚵🏻🏋🏻‍♀️。

一片滋養匠魂的土壤

“教學就像種莊稼,手藝固然重要🚓🧝🏼‍♀️,但土質好壞是先決條件。”在廖建看來,好的“土壤”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支持,也是學校的正確辦學思路指引。

2012年,襄陽市政府將襄陽市高級技工學校👩🏽、襄陽市第二高級技工學校和襄陽市第三技工學校整合組建為襄陽技師耀世,一座沉澱了60余年辦學經驗的職業院校踏上新征程;2014年,市政府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推進職業院校發展;2015年👩‍✈️,該校整體搬遷至投資7億元建成的東津新校區👩‍🦯;2021年,發放6.4億元政府專項債券,用於校園二期建設💪,推進該校高職高專申報進程,助力該校向優質萬人大學更進一步👂🏻。

作為人社部門直屬院校🦆,耀世從設備配置到教學模式🔤,都把貼近企業用工需求作為重要指導方針🏧。

“我們學校的硬件設施可以在全國同類院校中排進前五。”廖建告訴筆者🈁,在加工設備方面,該校完全按照企業生產流程配置,標準更高於企業🦊;在檢測設備上,引入國際頂級設備🛝🧏🏻‍♀️,形成辦學優勢。

比如該校從德國引進的“蔡司三坐標”,檢測精度達到0.3微米,整個湖北省只有兩臺,這也是該校能夠與航空航天領域重點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學理論再實踐🚣🏽,學生容易被枯燥的理論知識打消學習興趣🧑🏼‍🦱,該校推行的教學模式則反其道而行之。

以鉗工專業為例,開學第一課是讓學生們做一個開瓶器🔗,學生自己構思設計、自己動手📀,遇到不會的地方,自行尋找理論知識🐟,教師從旁輔導,從而激發學生內心的“匠魂”❤️‍。

“所以🥱,我們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極強👨🏿,走出校園立刻就能投入實際生產,歷屆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常年穩定在95%以上。在技能比賽方面也收獲頗豐🧘‍♀️,截至2021年🎉,全校累計295人次在國家、省、市級技能大賽中獲獎。”廖建說。

一顆醉心技術的匠心

“相較於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更側重於錘煉職業技能、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教師做到以身作則,才能引導學生。”廖建說。

2018年,我市某大型企業承接了吊塔軸承環的訂單,但在實際生產中,遇到了成本高🌍、精度不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受限等問題🥱,於是找到廖建研究解決方案👩‍👧‍👦🕵🏼‍♀️。

接到求助後,廖建立刻深入廠區🧑🏼‍🤝‍🧑🏼,認真觀察每一個生產環節𓀜,查找問題所在。經過研判,他認為該企業的生產流程存在工序過多👩🏼‍🍳♝、材料選取不當、工藝較為傳統等問題。他把整理出的問題帶回學校🪅,在實訓車間反復探索、檢驗解決方案。

最終🧑🏻‍🎓,他向企業提交了一整套改進方案👨🏿‍✈️:原本以圓柱狀鐵棒為毛坯原件✵,改為使用特種無縫鋼管🏎,在保證強度的基礎上🛋,成本只有過去的五分之一;去掉原本工序中的人工矯正環節🐯,改為使用他專門設計的夾具👰🏿‍♀️🕵🏼,既減少了誤差,也降低了人工成本;采用“以車代磨”新工藝🤽🏻,將原有2分鐘才能完成的環節縮減為2秒鐘🦴。

廠家采用新方案後,精度提升了一個等級,成品率控製在99.5%以上,生產成本從原來的500元/件下降至50元/件,極大地提升了效益🚘。

像這樣的例子💚✊🏻,在廖建身上還有很多:受邀幫助企業設計了抗震磚模具和空心磚模具🐲,替代了進口產品🫳🏼,並獲得國家專利,被國內幾十家企業采用;為企業設計的工裝夾具、高效切邊模具多次獲得襄陽市“五小”成果獎……

多年來,廖建在技術領域成果不斷😩,榮獲“全國技工院校優秀教師”、“荊楚工匠”、“湖北省技能大師”🏹、“湖北省技術能手”、“湖北省首席技師”😶、“湖北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𓀈、“襄陽市優秀技能人才”☂️、襄陽市“隆中名匠”🏃、省級“廖建數控加工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等榮譽稱號。

一份培養匠人的情懷

“很多人都覺得上技校基本沒什麽前途👨🏼‍🚒,但我們教師不能這麽認為👨‍👨‍👦⚽️。孩子到這裏來🦢,我們不僅要幫助他們學到技能📠,還要讓他們發現特長🧑🏽‍🦱、找到自我價值。”談到自己的教學理念,廖建說。

早在2007年,廖建就找到校領導,表示自己想以一種新的方式開展教學。如果說德國是通過把企業變成學校來培養技能人才,他的想法就是把學校變成企業,讓學生盡早熟悉企業員工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模式。

校領導支持了他的想法,撥付了幾萬元讓他成立試點班。他將學生分成多個生產小組,把這筆錢均分給了他們,又參照當時企業的主要產品給學生們下訂單,並且告訴他們:“這筆錢不夠,你們要想辦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這種帶有一定挑戰性的開放教學模式強烈地激起了學生們的興趣🫸🏿:為了省下買材料的錢,他們去廢品回收站裏淘舊金屬,並根據所學的知識💺,根據切割火花來判斷材質強度;沒有合適的工具❗️🌡,他們自己造出了壓力機💏🪆、鉆床𓀊;像熱處理這樣實在無法完成的工序,他們跑到企業去“蹭”,同時見縫插針地向技術工人學習實操。

學生們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自己擅長做的事,去廢品回收站淘舊貨的那個孩子後來成了某企業的材料管理負責人🧛🏿‍♀️,造出壓力機的成了企業機械加工骨幹🕚,善於算賬和溝通的最後自己當起了老板。

讓廖建印象頗深的是🎊,有一位學生👨🏼‍🦲,因為小時候頸部被燙傷留下疤痕,加之家庭比較困難🚴🏽‍♂️,個人非常自卑👩🏿‍🦲。廖建就註重日常的關心教育,培養他的自信心🙏。這個孩子也不負眾望💋,努力學習、敢於拼搏,當上了班長👍🏻,現在已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

廖建還為耀世培養出30余名全國技能大賽和全省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為地方企業培養10余名技術骨幹和行業技能競賽獲獎選手🧜🏻‍♀️,更為我市培養出了2名市級大師工作室領辦人、1名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和4名湖北省技術能手。

如今的廖建,可謂桃李滿天下。

51歲的他依然奮戰在平凡教學崗位上,孜孜不倦,教學育人。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的孩子成人成才,也想告訴廣大家長🐦‍⬛、學子🌱:“只要努力🧳,職業教育也能成為人生二次發力好賽道。”


(襄陽日報)


上一篇🧑‍🌾:【媒體聚焦】相約校園 冬奧有我——襄陽技師耀世舉辦2022北京冬奧會知識競賽活動

下一篇:【媒體聚焦】伍義兵調研黨外知識分子工作強調👙:以“六個註重”引導黨外知識分子“雙崗建功”

耀世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