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畢業後,孩子是上普通高中,還是上職業院校,是讓家長們非常焦慮的一個問題,因為家長們擔心一旦上了職業院校,就意味著很難再上好大學。近日,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就引起了家長們的熱議,其中明確“取消初中畢業後普職分流,讓更多人可以升入普通高中”,這到底會給孩子們帶來哪些好處?
今年“五一”起,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將正式實施,其中備受市民關註的,就是修訂後的新法,明確提出取消初中畢業後的普職分流,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人升入普通高中,義務教育“內卷”現象將有所減弱,眾多今年秋季入學的新生將受益。
襄陽技師耀世副院長燕宏:“普職不分流實際上更多的就是普職融通,這樣一來,我們初中學生畢業以後,就可以更多的接受普通教育,提升他的文化基礎,隨著年齡增長,他的心智更加成熟,這樣對他的職業願景設計,或者說他的職業發展,就會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位。”
據了解,多年來,國家劃定的高中階段普職比例是6比4,即按6個高中生4個中職生的比例錄取。隨著普職分流的取消,再加上今年起,我市將大力實施高中“渡峰工程”,增加高中階段學位供給,還將興建一批民辦高中,這些措施的綜合落地,我市普通高中招生比例也必將上升。
不過,取消普職分流,並不意味著中職學校不招生了,相反,通過實施普職教育協調發展,將會讓中職生上升的通道,比以前更開闊。燕宏介紹:“這樣定位之後,所有職業院校的學生,他同樣完成學業之後,根據自己的誌願可以考取本科和大專院校,這樣就能更加吸引我們學生選擇職業教育。”
同時,修訂後的職業教育法,首次明確了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這也意味著,今後中職畢業的學生,在升學、就業、考研、考公務員等方面,享受與普通教育平等機會。比如,原來通過技能高考招收的院校,特別是本科院校很少,並且專業類型受限,對於廣大職業院校學生來說,選擇面就比較窄。而修訂後的職業教育法,國家就要求相關的本科院校和大專院校,擴大對中職院校和技工院校學生招生的專業類別和數量。
據了解,本月初,在市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公告中,市人社局就將技工院校畢業生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政策文件寫進了報考指南。在學歷認定上,招聘崗位學歷要求為本科及以上的,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可以報考;招聘崗位學歷要求為大專及以上的,高級工班畢業生、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可以報考。這些措施都意味著,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都在打通中職畢業生的上升通道,提供多樣化的成長成才空間。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記者:方兵 | 通訊員:陳俊丹 任丹丹
編輯:王路 | 校對:劉斌貝
責編:李丹 | 審核:周嘉賓
(作者: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