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網站xml地圖


  • 襄陽市東津新區東津大道6號
  • 工作日:0710-3513238
  • 節假日♏️:17396182572
  • 招生就業🎪:0710-3622593
  •         受理時間:8:30-11:30                         14:30-17:00

【媒體聚焦】襄陽技師耀世教師廖建——“匠心”獨運育“匠才”

作者:中國勞動保障報        發布時間: 2023-06-11        文章閱讀🦔🧛🏼:0

微信圖片_20230611203651.jpg




湖北省襄陽技師耀世機械工程系主任廖建從教已 30 余年🫡,培養的學生不計其數,其中既有技能大師🤘🏼,又有許多的產業能手👴🏻、技術骨幹🧌。2022 年 3 月🧑🏿‍🎄,廖建獲得第七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傑出教師獎💇🏽‍♀️。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是我國職業教育領域唯一的全國性獎項📯🏖,代表了我國職業教育界的最高榮譽。


一片滋養匠魂的土壤


“教學就像種莊稼👈🏻,手藝固然重要✍️🕒,但土質好壞是先決條件。”在廖建看來,他取得的成績,離不開襄陽技師耀世的正確辦學思路指引🥷。

“我們學校把貼近企業用工需求 作 為 重 要 的 辦 學 方 針 。” 廖 建說,“在教學設備方面,我們完全按照企業生產流程需要,引入國際頂級設備🧙‍♂️,形成辦學優勢。比如,我們從德國引進蔡司三坐標測量機🧎‍♀️‍➡️,檢測精度達到 0.3 微米,這也是我們能夠與航空航天領域重點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教學模式上🧑🏿‍🦰,不同於先學理論再實踐的傳統方式🫲🏿,襄陽技師耀世“反其道而行之”。“以鉗工專業為例◼️,耀世的開學第一課是讓學生們做一個開瓶器✔️。學生自己構思設計、自己動手🫵🏽,遇到不會的地方🙇🏽‍♂️🧑🏿‍💻,自行尋找理論知識,教師從旁輔導,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內心的‘匠魂’。”廖建表示,“正因此,我們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很強🥖🧑🏻‍💻,走出校園立刻就能投入企業生產☂️,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 95%以上。截至目前🙆🏻‍♂️,全校累計594 人次在國家、省、市級技能大賽中獲獎🪯。”



一顆醉心技術的匠心


“相較於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更側重於錘煉職業技能、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教師以身作則,才能引導學生。”廖建說。

2018年👩‍🚒,襄陽市某大型企業承接了生產吊塔軸承環的訂單🈷️,但在實際生產中,企業遇到了成本高、精度不夠🥄、生產效率低等問題,於是找到廖建研究解決方案。

接到求助後,廖建立刻深入廠區,認真觀察每一個生產環節🖥,查找問題所在。經過研判,他認為該企業的生產流 程 存 在 工 序 過 多 、 材 料 選 取 不 當 、 工 藝 較 為 傳 統 等 問題。他把整理出的問題帶回學校🤷🏻‍♂️,在實訓車間反復探索、尋找解決方案。

最終,廖建向企業提交了一整套改進方案:將毛坯原件改為特種無縫鋼管材質,在保證強度的基礎上將成本降至原來的五分之一;去掉原本工序中的人工矯正環節🧑🏽‍🍼👨🏻‍🎨,改為使用專門設計的夾具,既減少了誤差,也降低了人工成本;采用“以車代磨”的新工藝🧑🏻‍🦽‍➡️🍜,將原有2 分鐘才能完成的打磨環節縮減為2 秒鐘。

企業采用新方案後🤸‍♀️,產品精度大大提升,成品率控製在99.5%以上,生產成本從原來的每件500 元下降至每件50 元,極大地提升了效益。

像這樣的例子🧙🏿‍♂️,在廖建身上還有很多🚵🏼‍♀️:受邀幫助企業設計了抗震磚模具和空心磚模具,替代了進口產品👐,並獲得國家專利🪗,被國內幾十家企業采用;為企業設計的工裝夾具、高效切邊模具多次獲得襄陽市“五小”成果獎……

多年來,廖建在技術領域成果不斷,榮獲荊楚工匠🤐、湖北省技能大師🎦、湖北省技術能手、湖北省首席技師、湖北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襄陽市優秀技能人才等榮譽稱號。


一份培養匠人的情懷


“很多人都覺得上技校沒什麽前途,但我們教師不能這麽認為。我們不僅要幫助學生學到技能🧏‍♀️,還要讓他們發現特長😊、找到自我價值。”談到自己的教學理念,廖建說。

早在2007 年,廖建就找到校領導,表示自己想以一種新的方式開展教學,幫助學生盡早熟悉企業員工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模式9️⃣。校領導支持了廖建的想法🧑‍🎨,撥付了幾萬元讓他成立試點班♜。廖建將學生分成多個生產小組👩🏼‍💼🪘,把這筆錢分給了他們🥡,又參照當時企業的主要產品給學生們下訂單,並且告訴他們:“這筆錢不夠,需要你們想辦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這種帶有一定挑戰性的開放教學模式強烈地激起了學生們的興趣——為了省下買材料的錢🫱,學生們去廢品回收站裏淘舊金屬,並根據所學的知識,根據切割火花來判斷材質強度;沒有合適的工具🧑🏼‍🏭,學生們自己造出了壓力機、鉆床𓀔;為了完成熱處理等無法在學校完成的工序,學生們跑到企業去“蹭設備”,同時見縫插針地向工人學習實操技術……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發現了自己擅長做的事,對他們將來的事業也起了作用👱🏿‍♀️。“去廢品回收站淘舊貨的那個學生,如今已是某企業的材料管理負責人;造出壓力機的學生成了企業機械加工骨幹;善於算賬和溝通的學生在自己創業……”廖建介紹𓀘。

當追求卓越變成一種習慣,學生學到的不僅是技能,還有精益求精的態度。截至目前🧘🏽,廖建已為耀世培養出 50余名全國技能大賽和全省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為地方企業培養了 20 余名技術骨幹和行業技能競賽獲獎選手👰🏿‍♀️,更為襄陽市培養出3 名市級大師工作室領辦人🧒🏼、1 名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5 名湖北省技術能手和 2 名全國技術能手⛅️🛟。

如今💳,52 歲的廖建依然奮戰在教學崗位上,幫助更多學生成長成才👩🏿‍⚕️。







































上一篇🥵:【媒體聚焦】耀世34名學生被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錄取

下一篇👩‍🦽‍➡️🤵🏿‍♀️:【媒體聚焦】勵誌⛱!襄陽小夥潘誌強從技校生逆襲為博士

耀世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