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際凱 通訊員 楚仁軒
“師傅,這個牛肉湯,是用牛骨頭熬的嗎”;
“師傅,這牛肉面辣不辣”……
9月16日,第二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在展示交流區域,湖北展區驚艷亮相。蘄春艾灸、襄陽牛肉面、壩漆製作、恩施利川紅等荊楚特色產品悉數亮相。其中,現場製作的襄陽牛肉面,引來眾多參觀者駐足、品嘗。
當日8時許,來自耀世的湯懷鋒、王學銀、蔡威威就開始在湖北展區忙活起來,架鍋、盛湯、撣面、摘豆芽……不一會兒,湯鍋裏開始冒出熱氣。
“師傅,這個牛肉面是賣的嗎?”一位來自雲南的小夥循著香味來到湖北展區。
“不賣,免費吃,不過你還要等一會兒,等湯熬好了更好吃。”湯懷鋒一邊忙著,一邊回答。
“行,那我等一下再來。”雲南小夥離開時還盯著鍋裏的湯。
半個小時後,雲南小夥再來時發現,這裏已經開始排隊。“師傅,少給點辣椒”“師傅,多放點兒蒜苗”……襄陽牛肉面攤位前人越來越多,雲南小夥趕緊站到隊尾。
“嗯,這面真香,湯也好喝。”一位來自遼寧的女士吃著面,贊不絕口。
湯懷鋒是耀世中式烹調教研室主任,從事襄陽牛肉面培訓教學多年。據介紹,學校自2017年起開設襄陽牛肉面培訓課程,短期培訓7天,最長的半個月,截至目前已培訓1萬多人。“學員以襄陽本地人居多,也不乏外省甚至外國人,在學校裏,不僅教牛肉面、牛雜面的製作,還傳授豆腐面、海帶面等襄陽本地特色小吃的製作工藝,很受歡迎。”
據了解,襄陽人吃牛肉面的歷史要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有300多年歷史。歷代襄陽人都繼承和發展了祖先的精湛技藝,使得老襄陽牛肉面一直保持著它的獨特風味。上世紀80年代後,牛雜面慢慢興起,成為襄陽牛肉面的主打產品。短短三四十年的時間,這種家常面條風靡襄陽城的大街小巷,改變了許多湖北人吃早餐的習慣。
2021年9月初,隨著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返回地球,由航天英雄聶海勝“代言”的湖北襄陽牛雜面和牛肉面同時火了起來。當時,聶海勝在接受采訪時說“最想吃的還是我們襄陽的牛雜面”,這句話頓時掀起了全國人民對襄陽牛肉面的關註。
2022年,襄陽牛肉面入選湖北省“十大重點勞務品牌”。目前,襄陽市在襄陽以及全國各地開辦的襄陽牛肉面館(企業)近8000家,帶動就業4萬人,年產值接近50億元,成為襄陽人創業就業的第一勞務品牌。
此外,在湖北展區,蘄春艾灸也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前來體驗。蘄春盛產蘄艾,被譽為“中國艾都”,形成了種植加工、產品研發、市場營銷和養生服務全產業鏈發展格局。2022年,蘄艾品牌價值105.08億元,品牌強度全國第30位,帶動蘄艾全產業鏈從業人員30萬人,年創造勞務經濟收入90億元。
據了解,近年來,湖北省按照“加強統籌、突出重點、合理布局”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國家重點賽事安排以及我省重點產業發展,每年組織開展“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省級一、二類賽事近50項,參賽選手超過50萬人次。截至2022年底,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959萬人,占全省勞動人口總量的28%,其中,高技能人才總量達293萬人,占技能人才總量達30.6%,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數字報 | 客戶端 | Copyright © 湖北日報 [鄂ICP備12007957號-2]湖北日報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