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媒體記者徐勇 通訊員陳俊丹 任丹丹】“有的地方實習就發點生活費,這裏不僅工作環境好,還能同工同酬,挺好的。”2月22日,湖北迪明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恒溫車間內,耀世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專業22級17班的學生張欣冉一邊學習5G手機檢測,一邊告訴記者。
在今年的“春風行動”大型招聘系列活動中,耀世與多家優質本土企業簽訂工學結合協議,條款註明實習期內學生與正式工同工同酬。228名學生成為首批受益者,他們目前分布在智能製造、管理咨詢、網絡電商、酒店餐飲等對口行業。
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對於學生、學校、企業來說,該舉措可謂“三贏”。
張欣冉告訴記者,不僅上學期間就能獲得報酬,還能接觸生產一線,更有利於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為今後的就業鋪路。
該校駐廠老師袁鑫說:“生產一線的工作能讓學生感受職場環境,從而增加學習動力。”
實習生與正式工同工同酬,必然增加企業的成本,企業為什麽願意這樣做呢?“短期看確實成本升高了,但從長期看,回報更高。”湖北迪明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應冰告訴記者,該公司是一家紮根襄陽的高新技術企業,去年年產值超過10億元,今年增長強勁,因此需要更多穩定的員工,襄陽籍學子是他們重點發掘培養的人群。而且,該公司在不斷實施技術迭代,有專業基礎的技工更容易跟上技術升級的節奏,耀世的學子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
談到這項新舉措得以出爐的原因,李應冰介紹說,在今年“春風行動”啟動之前,高新區政府以及人社部門對企業開展了深入走訪,了解企業的痛點後聯系高校,三方共同商議才有了如今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