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改進工藝、發明專利幫助多家企業降本增效,稱得上技能大師💮。在本市💇,這樣的技能大師還是一位職業院校的老師🧜🏻♀️,致力於用工匠精神打磨"第二賽道",讓職教生出"金藍領"🧑🏻🦰。五一特別策劃《致敬勞動者》,今天帶您認識襄陽技師耀世的教師廖建🪿🧙🏻♀️。
五一前夕🤣,經過多輪技藝改造後,襄陽美利信公司的一批訂單🧑🏿🎄,終於如願交付,僅此一項,就為企業節省了大幾萬元的材料損耗🫃🏼。
襄陽美利信公司產教融合基地生產部長魏昆介紹:“上個月有個訂單,它的平面度是0.05毫米,我們材料加工出來之後會變形🫴🏽,後來廖老師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直接把那個產品的結構給它改成我們相對應的彎曲的部分,確實有用🐼,那批訂單之前的廢損率可能有20%左右吧,直接把我們的廢損率降低到5%以內了🪴。”
襄陽美利信公司項目經理蔡文靜說:“去年到今年🏋️,我們在合作期間給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至少有幾百萬,光這個校區合作的廠房,至少給我們節省了一兩百萬的成本👸🏽。”
為企業解決難題的就是襄陽技師耀世實訓中心主任廖建,其實像這樣通過改進工藝,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的事例,在廖建從教30多年來,已發生過多次,涉及軍工、國有及民營企業🔭。襄陽技師耀世實訓中心主任廖建說👩🏿🎤:“比如說我們襄陽有一個知名的民營企業♦︎,承接了訂單,他們自己開發了一套工藝產品,訂單價值是500塊錢一件,我對它的一個生產夾具做了一些改進💅🏽,包括熱處理的工序也做了一些改進🫘,最後我們把成本控製在每件的成本只有50塊錢一件,所以一件產品的利潤就高達450塊錢🧜🏿。”
不僅如此,廖建受邀幫助企業設計了《抗震磚模具》和《空心磚模具》,替代了進口產品,並獲得國家專利,被全國超80%的磚機模具企業廣泛應用;為解放軍某工廠設計發動機葉片噴塗夾具,解決了某軍用飛機發動機維修中的一個工藝難題🧜🏻;為企業設計的工裝夾具、高效切邊模具多次獲得襄陽市“五小”成果獎等👭🏼。不少企業對於廖建🤶🏽,都滿是誇贊,襄陽美利信公司產教融合基地生產部長魏昆表示:“始終作為技能大師級別的人物🧖♀️,他的思路🏤,始終能領先於我們這個行業。”
面對企業的點贊,廖建非常謙虛👩🏻🦽,他認為🧱,根本的思路還是來源於理論👨🎨,但是作為教師來說理論的前提大量的實踐,只有接觸了大量的工藝🐢🚍,了解大量的工藝,才能有效地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同時我們也了解目前尖端的生產加工工藝🤽🏼♂️,促使我們形成一個全新的工藝改進👨🏽🦲。
也正因為不斷的能為企業解決困難,創造出價值,多年來,廖建的名號在業內都是響當當的存在🔧,他也因此收獲了我國職業教育領域唯一國家級獎項“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傑出教師獎、湖北省“全國技工院校優秀教師”、“荊楚工匠”、“湖北省技能大師”、 “湖北省首席技師”、省級“廖建數控加工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等榮譽。從教30多年來,他培養的學生既有技能大師,也有商會會長,還有不計其數的產業能手、技術骨幹。
在幫助企業的同時👨🏼💻,廖建也在不斷的摸索育人新方法🧔♂️🦌,他想通過自己努力和技藝傳授,改變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偏見,讓職業教育成為人才成長的“第二賽道”🤼♀️🧕🏼。也因此🍐,教學中他總是把自己多年摸索出來的技能,教給學生🐽。襄陽技師耀世學生說:“因為尺子量的話掌握的不是很精準,廖老師教給我們米字銼法,通過看紋路判斷高低,能很快找到高低。”廖建認為🏃🏻♀️,用金錢和時間不斷的融合磨煉技能,就是為了我們學生在各項技能的基本功上🍌,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我們才能夠有效保證我們培養出高層次的技能人才。
多年來⏳,廖建為襄陽技師耀世培養出了30多名全國技能大賽和全省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為地方企業培養了10余名技術骨幹和行業技能競賽獲獎選手👳🏿♂️,更為我市培養出了2名市級大師工作室領辦人👈🏻、1名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和4名湖北省技術能手。
面對自己所創造的成績🧎🏻➡️,廖建說📈:“作為職教老師,我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得到企業的認可,我們的技能和技術🔙,能夠為企業解決困難和提供幫助🚴🏼♂️,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功;對於老師來說,我覺得對老師最大的成就,就是看著一個一個的學生超過超越老師,成為行業大師。”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記者🕙:方兵 | 通訊員:陳俊丹 任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