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謳歌黨100年歷史征程中的光輝業績,
襄陽技師耀世開展了
“傳承紅色基因 誦讀紅色經典”
黨史名篇誦讀活動。
全院師生感悟革命先輩的家國情懷,
感受他們用青春芳華詮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大家以飽滿的熱情,
積極參與了此次活動,
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耀世微信公眾號特推出誦讀專欄,
陸續為大家展示優秀誦讀作品~
本期朗誦者為機械工程系教師 耿靜輝
民主政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以什麽樣的思路來謀劃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長遠的作用。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堅持正確的政治發展道路是關系根本、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
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核心內涵,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2014年9月5日,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進一步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深刻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製度的優勢和特點。習近平明確提出了評價一個國家政治製度是不是民主有效的重要標準:主要看國家領導層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體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人民群眾能否暢通表達利益要求,社會各方面能否有效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國家決策能否實現科學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過公平競爭進入國家領導和管理體系,執政黨能否依照憲法法律規定實現對國家事務的領導,權力運用能否得到有效製約和監督。
黨的十八大以後,黨中央以增加和擴大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勢和特點為關鍵,堅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製度;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製的製度和原則;持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製度的優越性,不斷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製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不斷完善。緊扣全面依法治國,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水平不斷提高。2015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作出重要修改,依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明確地方立法權限和範圍,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立法體製。十二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截至2017年9月,新製定法律22件,修改法律110件次,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決議37件,作出9個法律解釋,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完善。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切實依法履行人大監督職責。貫徹黨中央關於健全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製度、各級政府重大決策出臺前向本級人大報告的部署要求,認真做好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工作,更好發揮國家權力機關職能作用。代表工作不斷深化和拓展,人大代表中一線工人、農民、專業技術人員代表比例和農民工代表人數有所增加,代表依法履職得到充分保障。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參加執法檢查、參加專門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活動日益常態化,進一步暢通了社情民意表達和反映渠道。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多層製度化發展。協商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是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製度安排。2015年初,中共中央印發《關於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從頂層設計的高度系統謀劃了協商民主的發展路徑,形成了包括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社會組織協商等七種協商形式,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製度化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極大地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加深了民主內涵。從黨的十八大到黨的十九大五年間,黨中央召開或委托有關部門召開的協商會、座談會、情況通報會共計110多次,其中習近平主持召開或出席的就有20多次。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實現新發展。2015年5月,中共中央頒布《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首次將“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作為民主黨派基本職能之一,將民主黨派基本職能拓展為“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各民主黨派中央結合自身特色和優勢,圍繞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一帶一路”建設、促進科技發展和自主創新、大力振興和提升實體經濟等重大問題,組織專家學者深入調研,共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報送意見建議496件。其中,加快推進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科學設定““十三五””期間GDP增速等建議還轉化為黨和國家重大決策。人民政協還堅持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行職能全過程,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不斷完善專門協商機構製度。全國政協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政協協商民主建設重大改革舉措,形成和完善了以全體會議為龍頭,以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和專題協商會為重點,以雙周協商座談會、對口協商會、提案辦理協商會等為常態的協商議政格局,充分調動了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得到切實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以後,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完善差別化的區域政策,優化轉移支付和對口支援機製,實施促進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興邊富民行動等規劃,確保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認真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高舉民族團結旗幟,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引導各族群眾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區域自治法配套法規建設不斷加強,民族工作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健全,民族區域自治製度越來越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優越性,有力地推進了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基層群眾自治製度充滿活力。人民群眾通過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職工代表大會等,廣泛、直接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全國農村普遍製定了村規民約或村民自治章程,城市社區普遍製定了居民公約或居民自治章程。以城鄉村(居)民自治為核心,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為主要內容的基層群眾自治製度基本建立並不斷完善,人民群眾從各層次各領域有序參與政治生活,我國基層民主正日益發揮巨大作用。
愛國統一戰線不斷鞏固發展。黨中央先後召開了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和全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會議,頒布了黨關於統一戰線的第一部黨內法規《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和一批規範性文件,統一戰線不斷創新發展、鞏固壯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發揮了重要的法寶作用。
(機械工程系黨總支)